第74集团军某旅合成营营长何永琦毕业于国防科大,他所在单位是1951年被西北野战军授予战斗模范营称号的红军营,闻名全军的“硬骨头六连”就在该营。
2008年汶川地震时,何永琦正在读高三,因为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解放军抢险救灾的画面,他萌生了当兵入伍的想法。在国防科大,何永琦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为它是学校最好的一个专业”。
【资料图】
毕业之后,他被分到基层部队,从排长做起,担任过连长、副营长等职务,从学生到军人身份的转变让何永琦感受到,遇到困难时,只能面对,不能逃避。
实弹演练。
2017年6月,何永琦所在旅移防到南粤大地,陌生的地形、炎热的天气都是当时移防时需要克服的困难。如今,何永琦已经在粤驻守了6年多,适应了气候、熟悉了地形。
担任合成营营长,压力不能避免。“硬骨头六连”于1939年3月组建,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161次战役战斗,涌现出刘四虎、尹玉芬、李恩龙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2020年,连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移防到新营区后,“硬骨头六连”很快进入训练状态。半年后,在“岭南尖兵—2018”军事比武中,首次参赛的六连一举夺魁。
实兵演练。
在比赛中,二级上士唐雄体力耗尽,但仍用牙齿咬着枪往前爬,嘴角磨出鲜血;下士徐明明额头划伤三厘米的伤口后,缝了七针后仍坚持比赛……对这次比武,何永琦至今印象深刻。
何永琦觉得,正是这种“硬骨头”精神,最终让六连取得了两个单项第一和综合第一的优异成绩。他也觉得,这种顽强的战斗意志需要传承。
实际上,自改革移防以来,该营官兵不断学习发扬硬骨头精神,从战争时期走向新时代强军征程中不断感悟精神传承。
“我们的口号是‘扛着红旗进岭南,进了岭南扛红旗’”,何永琦有压力也有信心,他对全营的训练计划有想法、有规划、有目标。
“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来不得半点漂浮和虚假”,何永琦说,当前实战化练兵氛围愈发浓厚,全营官兵从实战需要出发,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坚持训练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战斗的理念。
海上编波演练。
这样的理念,就体现在生活和训练的种种细节里。“硬骨头六连”至今仍沿袭着上世纪60年代的传统,让上铺鞋头朝内,下铺鞋头朝外,“就是为了保证一声令下能即刻出动”。
所有的科目也都以实战化训练为牵引,用套餐式战斗单元式的模式组织训练,把体能、技能、战术以及心理应激能力都纳入“一条龙”的训练与考核。
训练环境的构设也立足最大限度模拟实战,采取制造声响、烟幕、干扰等随机、便捷、有效的手段,让官兵身临战场感受实战,强化官兵的战场感知和实战意识。
在演习考核中,该营紧贴战场环境和作战对手,主动向上级申请在复杂海域完成远距离直航,在陌生海域与恶劣环境进行实弹射击。“为锤炼过硬的打赢本领,在训练标准上始终坚持高于大纲、严于大纲。”
“领兵打仗才是真能力,能打胜仗才是真本事”,何永琦说,在未来的强军征程中,要不断发扬硬骨头精神,突出打好军事训练基础,抓好骨干带兵能力,强化军官指挥素养,不断提高谋划打仗、指挥打仗、带兵打仗的能力,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刺杀操训。
【策划】黄灿 胡念飞
【采写】南方+记者 张晋
【出镜】南方+记者 曹嫒嫒
【拍摄】南方+记者 吴明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设计】谭唯
【通讯员】李永齐 陈麒帆 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