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根据“生活的需要”能写“常见的应用文”;二是应用文的写作要有“基本格式”和“行文规范”;三是新课标拓展了应用文教学的原内容。统编教材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有消息、新闻特写、事件通讯、演讲稿、推荐语等文体的写作。新课标为了配合跨学科教学改革,把实验研究报告、撰写调查报告等也纳入到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中。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参考教材的编排,初中应用文写作教学设计可以采取以下思路进行实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教材整合中练写应用文。应用文写作原本是统编教材写作板块的重要内容,但应用文写作训练的相关设计不能只局限于对教材写作板块的思考。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阅读等各板块都能与应用文的写作教学进行整合。
在八年级下册“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中,编者在“先探‘和’之义”的环节要求学生解答三个问题:一是“和”与“同”的区别;二是古人论述“和而不同”的思路;三是分析“和而不同”的现实意义。这三个问题的解答都非常适合以小论文的方式完成。在“寻‘和’之用”的活动环节,编者又要求学生创作几条以彰显“和”为主题的标语,并对标语的写作提出了“既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一定的思想性,也要讲究语言,力求形式新颖,朗朗上口”的写作要求。这些要求暗示着标语创作还需要“口语交际板块”的支撑。“即席讲话不能长篇大论,要观点明确,针对性强。”这是“即席讲话”口语交际板块的核心内容。“观点明确”的要求与标语创作中的“思想性”“针对性”是一一对应的。
编者要求为《儒林外史》这部名著写一篇小论文。论文的内容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儒林外史》创作中所运用到的讽刺手法;二是这些讽刺手法所产生的阅读效果。讽刺手法的知识要在《孔乙己》《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范进中举》等阅读中逐渐积累,而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又需要结合教材关于《儒林外史》的导读介绍中获得启迪:书中的多数人物,熙熙而来,攘攘而去。或唯利是图,自甘下流;或貌似君子,内心卑污;或故弄玄虚,欺世盗名……
学生如果能在阅读中把这段导读内容与具体人物结合,与人物的塑造方法对应,那么写小论文的任务就会容易许多。
在写改并重的实践中练写应用文。应用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感谢信的写作,教材编者就是这样设计的。编者以感谢一位专家来学校为师生作报告的事件为感谢信的写作背景,向师生提供了一封蕴含多处错误的“感谢信”,然后要求学生对信中的错误进行修改。在“您讲的内容很有趣,态度也很和蔼。特别是您对学习方法的独到见解和海阔天空的议论……”句中“独到见解”与“海阔天空”情感色彩截然不同,不能并列出现于同一语境中。“海阔天空”其本义是指“漫无边际”或“没有中心”的交谈,用于此处显然是错误的。“实用文考查转向在现实生活中取材、发掘阅读文本的实用价值、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考查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命题导向也明确告诉我们,写改并重是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要形式。
在写改并重的应用文写作训练中,例文选择一定要典型。除了词语情感色彩上的褒贬混用之外,应用文的修改还要关注语体色彩。一般而言,应用文的选词应以书面语为主,不应夹杂着口语化的词汇。除此之外,每一种应用文均有其独特的格式要求,改写并重的实践还要关注对应用文格式的修改。
在跨学科教学中练写应用文。跨学科教学给予应用文的影响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增加应用文写作训练的概率;二是彰显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意义;三是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跨学科’学习的核心是整合。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思维方式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不二选择与必备路径。”《红星照耀中国》的导读非常适合跨学科教学。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知识,借鉴历史教材里“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一节的知识点;为了感受红军长征中经历的恶劣天气以及为红军将士带来的艰难险阻,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教材中有关“气候类型”的知识来讲解,并借机完成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又是完成本次导读中第二个探究专题“长征中面临的困难”时所必需的教学历程,更是完成教材要求撰写读书报告的必要素材储备。
依据课标要求,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可用于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应用文体的撰写训练。特别是小论文的撰写,更需要跨学科的参与。
《陈涉世家》的课后,编者设计了如下习题——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并将陈胜列入主要记述王侯将相事迹的“世家”。想一想,司马迁为什么给予陈胜这么高的评价?
解答这一习题,小论文是必然的选择。这就需要学生借助历史教材,在梳理历史教材所列举的汉代到近代众人对司马迁的诸多评价中,辩证思考、客观分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历史教材里所列举的诸多观点,在拓展学生解题思路的同时,还可以充当学生小论文的道理论据。无论是观点的确立,还是从其他学科汲取写作素材,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生的探究能力。
应用文写作教学是统编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上述方法不是应用文训练唯一的教学方法,但相信教师选取运用进行应用文的教学设计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建平县教师进修学校)